聽說近期國內電影票房冠軍是一部印度片,懷著些許好奇和一絲嫌棄(印象中的印度電影都是又唱又跳的風格),小禾到電影院走了一遭。
看過電影,小禾終于相信那些贊美之詞都是發自肺腑的。同時該片也引發了小禾的一些思考。
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印度父親沖破重重阻礙和壓力,苦心指導兩個女兒,最終女兒替他完成了摔跤世界冠軍夢的故事。女兒的成功當然主要應該歸功于父親,但姐妹倆自身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。在印度,女性的社會地位遠不如中國,一位女性在當時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驚世駭俗的。但若由此便慶幸我國女性地位之高,那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。
中國的姑娘們在國際賽場上可謂英姿颯爽,多年來取得的成績已經甩了男子運動員幾條街。但是2012年一項全球G20國家數據調查顯示,我國在很適合女性居住的國家中排名倒數第六位(僅G20國家),排名倒數第 一的是印度。在職場和生活中,女性的處境遠沒有在體壇那么風光。職場女性在晉升、待遇、分工等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性別歧視。
家庭中做家務帶孩子的家庭成員性別比例是女多男少,而大多數公司的管理者性別比例卻是女少男多,女性管理者比例不到三成。根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,超八成女性認為在晉升中存在性別歧視,其中,有25%的女性認為在晉升中存在嚴重性別歧視。調查也顯示,有74%的男性認為在晉升中存在對女性的性別歧視,其中,18%的男性認為在晉升中對女性存在嚴重性別歧視。認為在晉升中不存在性別歧視的男性比例僅為5%。
面對來自多方的性別歧視,當代的女性,到底應該怎么做呢?小禾不禁想起另外一部反映社會現象的網劇《問題餐廳》(中國版),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解答。幾個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孩兒,她們有的在職場遭遇性騷擾和歧視,有的在家庭遭到家暴,有的在感情中遭到背叛……后來她們聚在一起,共同經營一家餐廳,擅長廚藝的女孩兒做主廚,學習管理的高材生負責財務,外形甜美性格溫和的女孩兒擔當服務員……在面對重重刁難與挑戰時,她們敢于利用法律武器直面危機,互相關心互相幫助,餐廳經營獲得成功,最終得到了共同成長。
有觀點認為《摔跤吧,爸爸》,本質上是部男權影片,因為爸爸為了實現自己的冠軍夢,強迫女兒們學習摔跤,并剪去她們的長發,穿上短衣短褲進行高強度訓練,使女兒們失去了童年的快樂。小禾覺得這是種誤讀。影片中有一個細節,當女兒們逃避訓練去參加同學的婚禮,同學對她們表達了非常羨慕之情,至少不用像她一樣14歲就嫁給不認識的男人,然后把一生都獻給生孩子、洗衣、做飯,至少有機會主宰自己的未來……姐妹倆深感慚愧,終于明白了父親的苦心,開始更加努力地練習。看似冷酷嚴厲的父親,實則是為姐妹倆點燃了希望之光,為他們的成長助推了動力。
可惜,父親雖然偉大,卻不能永遠陪伴女兒們。其實,女性要想在職場取得成績,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。這就要求職業女性更具男兒氣概,向身邊好的男性學習,從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處事方式。謝麗爾?桑德在《向前一步》中建議職場女性,要克服恐懼,往桌前坐,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,積極主動接受挑戰,熱情滿懷地追求人生目標。《摔跤吧,爸爸》影片中的兩姐妹如果沒有足夠的膽量與同齡的男孩兒比賽摔跤,邁出勇敢的第 一步,也不會有后來登上世界冠軍領獎臺的那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