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關內區豬產業化飼料管理及營養技術總監 朱秋鳳博士
2022年禾豐股份“降本增效”創新創效大賽中,生豬產業化技術創新小組榮獲集團四項獎項,其中關內技術小組有幸榮獲一等、二等兩項大獎。其實經過層層評選最后能夠獲得肯定和榮譽,我們都無比激動和倍感振奮!
“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”,這份榮譽背后,是營養技術部不斷推動六大精準營養體系建設、不懈追求飼料與養殖融合的實踐成果,是全體成員不斷追求創新、勇于突破、銳意進取的拼搏精神,更是公司高起點謀劃、高標準推進、高質量落實的創新文化體現!
是什么驅動著我們不斷前行、不斷創新呢?
如果將創新成果比作一枚珍貴的果實,那么企業便是它成長的土壤,內外部豬場和客戶的需求與支持就是陽光和雨露,但更為重要的是,有一群精心呵護的人,他們是悉心培育的園丁,是孕育創新的靈魂。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,每一顆種子都能茁壯成長,絢爛綻放,最終為企業創新注入無窮生機和活力。
首先,在創新道路上,禾豐平臺為其提供了茁壯成長的良好土壤環境。公司創立之初,金衛東董事長就寫下了“永遠從客戶的需要出發,不斷開發新產品,絕不因循守舊;永遠誠實經營;永遠以服務社會為宗旨,靠科學技術和創造性勞動發展自己” 的《禾豐宣言》。禾豐的創始人在不同場合都強調要成為創造者,不做社會的寄生蟲,這些珍貴的價值理念一直被新一代禾豐人銘記和傳承。營養技術部在邵彩梅博士的帶領下,更是實踐了開拓創新、擁有知識擁有成功的理念。邵彩梅博士每年都安排至少1次與歐洲合作伙伴荷蘭皇家De Heus公司的國際化技術研討交流會,至少2次行業交流會,至少1本專業書籍的內部講授活動;每月技術部都至少有4次內外部不同形式的Seminar,每周都有內部專項小組的自由討論會……這種開放包容的思想碰撞激發了大家的創新靈感和熱情,持續苦練內功,最終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,如禾豐凈能體系下的低蛋白平衡日糧、無抗飼料、免疫營養、生物發酵環保日糧、精準高效節能日糧、低豆粕多元化日糧配制、母豬復合膳食纖維等技術一直處于行業領先水平,為我國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其次,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為創新成果提供了陽光和雨露。禾豐股份常務副總裁高全利是帶領我們開拓創新的“領頭雁”,他強調創新時說:“大膽創新,小心求證;鼓勵創新,獎勵先進;允許創新中的小失敗,但不允許隨波逐流,碌碌無為?!边@樣的領導機制、這樣的環境氛圍使員工感到集團對創新的開放和包容,自由地分享意見、提出建議和創造性地思考問題,并大膽嘗試新的想法和方法,從而更加勇于嘗試和創新。中原區牟成龍總監是研發工作中的重要支持者和推動者,面對生豬產業化轉型的諸多問題,包括豬場設計、人才架構、種豬培育、放養模式、營養配套等,他提出了邊干邊摸索的“五方——方向、方針、方案、方式、方法”工作方法。牟成龍總監與管理團隊針對后備母豬五階段營養、懷孕母豬動態測腰與精準調膘、哺乳母豬采食量最大化技術推廣實施等問題的高效解決,建立區域衛星研發場,目前中原區已建立3個種豬研發基地和4個生豬放養研發基地。他還指導建立了區域研發組織架構、管理制度和績效管理方案,推行“知識四象限”“清單化管理”等策略,為我們提供了基地、人員和智力支持。這使我們每年能開展大量針對市場需求的研發項目,有效解決了生豬不同生長曲線下的動態營養、精準階段劃分和料肉比優化等問題。這也為我們每次產品升級提供了充足的底氣,并能夠快速將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助力我們精準營養策略的成功落地,進一步挖掘系統降本增效的潛力。
研發團隊就像是一道絢麗多彩的彩虹,領導的關懷與支持像溫暖的陽光一樣照耀著大家,而團隊的齊心協力則如雨露滋潤著我們前行。關內生豬產業化生產總監陳善華指導睿智明達,高級產品經理徐作鵬技術精湛方案周密,駐馬店禾豐總經理助理馬廣濤務實求真沖鋒一線,中原區育肥總經理宋軍營思路清晰舉措得當,安陽禾豐林州橫水豬場場長韋林強經驗豐富配合有度,唐山禾佳農牧總經理羅國強見解獨到建言獻策,牛歡、黃強、張永靜、蔣廣志、劉曉兵、胡國清、張剛等同仁兢兢業業、盡職盡責......得益于這個優秀團隊的共同努力,研發事業不斷推進并取得顯著成果。例如:中原區放養料肉比從原來的2.8-2.9大幅降低到2.4-2.6!這個成功案例僅是禾豐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冰山一角,生豬產業化遼寧區、龍吉區、華北區、華東區等區域的優秀實踐更是舉不勝舉。我們深感自豪,因為大家的共同努力為禾豐開創了一條充滿創新的道路!
再者,我也一直在思考,在健康營養和全方位營養的先進營養理念指引下,我們營養研究和科技創新如何保持持續的生命力?如何堅持用科學的手段解決養豬高效、安全、 生態、優質等一系列問題?
第一,建議持續加強創新文化建設,營造積極向上、敢于嘗試、鼓勵合作和分享、注重學習和成長的組織文化。每年集團或區域可提倡不同形式的創新評比,這將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氛圍,促進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。
第二,對于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的團隊和個人,企業可以通過頒發榮譽證書、表彰信、獎金等形式進行公開表彰。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團隊和個人的榮譽感和價值感,激勵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發揮創新能力和價值貢獻。
第三,為了鼓勵員工不斷追求卓越,企業還可以設立長期性的激勵機制,如職業晉升、培訓和學習機會等,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創新人才,幫助他們實現自身價值和事業發展。
總之,在創新的道路上,我們要一直秉承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的理念,我們要始終注重技術研究和應用創新,要長期圍繞生豬養殖領域的難題和需求,針對性地進行探索和研究,并不斷開拓創新思路,努力實現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雙重突破,為整個生豬產業和集團發展做出積極貢獻。相信未來,我們會持續保持創新精神和實踐,為行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。
過去幾年,新冠疫情和非瘟疫情交織,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困難和挑戰,而禾豐生豬產業化營養團隊自成立起就給自己起了個名字——“夢之隊”。雖然國際形勢風云多變、國內農牧行業低谷重現,但我們時刻不忘初心,堅守“禾苗”的信念。雖經風雨,但我們深信“歷經風雨終會有彩虹”,堅信“十年磨一劍”,終會“一朝試鋒芒”!